那些主打安全性能的“安全手機”為什么近乎銷聲匿跡
說到主打安全性能的手機,首先你會想到哪些品牌?是 360、金立、華為、還是 8848?可能是考慮到公司性質 ( 360 ) 或面向品牌主打的特殊人群 ( 商務 ) ,這些品牌都是以安全作為手機產品的第一考量,為用戶提供數(shù)據(jù)安全的保障。可事到如今,在 2019 年還以“安全”為主打的手機 / 品牌近乎銷聲匿跡,這中途究竟發(fā)生了什么呢?
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回顧一下“為什么會有手機病毒”這件事。據(jù) 2012 年速途研究院的一份調查報告顯示,站長資源平臺在手機上殺毒軟件病毒包截取數(shù)從 Q2 的 23413 件,到 Q3 單季度就增長了 57221 件,是同年 Q1 季度的 7 倍;其中超 90% 的病毒截取數(shù)據(jù)來自 Android 系統(tǒng)。
病毒之所以瞄準 Android 系統(tǒng),是因為同期大量 Android 設備在瘋狂擴張,蠶食猶豫不前的塞班系統(tǒng);另外,對比蘋果 iOS 的封閉性,主打開源開放的 Android 系統(tǒng)在被大量手機廠商適配,這也是為什么后來主打安全的手機都是 Android 系統(tǒng)的根本原因。
2012 年,Google 已經(jīng)將對外開源的 Android 系統(tǒng)升級到 4.0 Ice Cream Sandwich 版本。但因為缺乏管理,Android 系統(tǒng)早已出現(xiàn)了碎片化現(xiàn)象,國內廠商適配往往還停留在 2.2 – 2.3,安全性能相對更弱,給了手機病毒可乘之機。
而且因為當時軟件技術不成熟,某些不良經(jīng)銷商還通過擅自修改手機系統(tǒng),把一些惡意推廣軟件集成在系統(tǒng) APP 當中,不可被用戶自主卸載,還會從后臺自動啟動盜取資源流量,換取 APP 的活躍度。當然,手機病毒的來源還可能來自瀏覽不良網(wǎng)站、未知短信/彩信以及偽裝軟件等等,其目的主要是為了資源消耗(35%)、竊取用戶數(shù)據(jù)(23%)和惡意扣費(13%),相信這也是不少早期 Android 用戶轉投 iOS 的多數(shù)原因吧?
讓大眾開始注意手機安全這回事的,是用戶開始在手機上用錢的時候。2013 年 8 月,財付通與微信合作推出的微信支付正式上線,到 2014 年春節(jié),伴隨微信紅包的推出,引爆了當時用戶對移動支付的熱情,也提醒了用戶在手機上存放現(xiàn)金的擔憂。
這個時候,為了安全首當其沖的還不是安全手機,而是各類安全衛(wèi)士、安全管家 APP。艾媒數(shù)據(jù)顯示,2014 上半年國內手機安全應用用戶規(guī)模達到 4.24 億,同比增長達 20.8%,隨著移動支付的快速發(fā)展,交易安全受到更多手機用戶的重視,當時外界預測未來用戶對手機安全的需求將進一步提升。
2014 年還有一段小插曲,暴露了我們的手機還存在不少安全問題。2014 年巴西世界杯期間,大量詐騙信息轟炸著中國用戶,其中,與賭球有關的詐騙釣魚短信占比 73.9%,植入與世界杯有關的游戲、新聞等惡意程序的 APP 占比 43.5%。與此同時,以世界杯、熱播綜藝節(jié)目等高關注度事件為掩護的安全問題一直層出不窮。到 2015 年,垃圾短信和騷擾電話已經(jīng)躍居前兩位用戶最關注的手機安全問題。同年 315 晚會上曝光的 " 免費 wifi 軟件盜取用戶信息 " 的時間,也提醒用戶關注個人信息安全。
艾媒《2015-2016 中國移動安全市場年度報告》顯示,2015 年中國手機安全在產業(yè)鏈四大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分別是移動終端、操作系統(tǒng)、通信網(wǎng)絡和內容應用。如果能從根源上把握好這些問題,或許能成為解決用戶對手機安全困擾的一大亮點。此時,看到產業(yè)曙光的 360 安全,毅然決然從軟件開發(fā)走上硬件整合的發(fā)展進程。
2015 年 8 月 26 日,360 在北京召開發(fā)布會,正式推出(基于 Android)的 360 OS 操作系統(tǒng),擁有“安全、輕快、省電”等特行,率先推出財產隔離系統(tǒng),升級了安全防盜功能,當用戶手機丟失后,通過遠程操作一鍵變磚功能,該系統(tǒng)由 360 手機 ( 分青春版和旗艦版 ) 率先搭載。雖然同期還有主打“安全三防功能”的高端商務 8848 鈦金手機 M2,其主要功能包含了忘帶提醒,離身鎖機,丟失找回,通話加密,接通防騷擾,隱形空間等等,但因為 8848 定價昂貴 ( 4999 元 ) ,且造型定位更偏商務人士。到 2015 年底,360 在安全手機市場奪得領先地位。
不過這項優(yōu)勢在快速發(fā)展的中國手機市場中實在不算亮眼。數(shù)據(jù)顯示,華為、蘋果、小米以及三星等品牌在中國智能用戶中的認知度較高,錘子、TCL、360、一加等品牌認知度較低。為了能夠吸引用戶購買,360 手機也不得已走性價比路線,比起安全功能,用戶可能更看中同期的“無邊框設計”、“雙曲面屏”、“快速充電”和“雙攝像頭”等功能。
雪上加霜的是,Google 也發(fā)覺了系統(tǒng)安全的重要性,來年就推出的 Android Nougat (7.0)便是一款異常注重安全性的系統(tǒng)。與此同時,手機廠商也開始將適配新 Android 版本作為產品亮點,市場上大部分新款手機都武裝了最新的安全系統(tǒng)。而以軟件為基礎的 360 OS 安全功能,也在短時間內被各家 OS 借鑒,使得 360 手機的安全優(yōu)勢被迅速削弱。
既然如此,那選擇在硬件上做好安全問題會怎么樣呢?在這方面,主打商務安全的金立手機顯然不滿行業(yè)現(xiàn)狀,2016 年 7 月,金立帶來了首款內置安全芯片的 M6 手機,選擇用硬件加密的形式保障手機安全,硬件加密具備“不可逆向解密”和“不可暴力破解”的特點,同時還有偽基站信息屏蔽、支付保護、專線通話、私隱空間 2.0 等安全性能。
隨后,金立到 2017 年還陸續(xù)推出了 M6s、M7、M7 Plus 等主打硬件加密手機,此時“金立安全手機”的知名度已經(jīng)超過了同樣采用獨立安全芯片的 360 手機。不過,屬于金立的風光也僅此一時。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內置獨立安全芯片的這種做法在得到行業(yè)認可后,被陸續(xù)開發(fā)應用到各家手機型號上,后期甚至成為千元機標配。
而初期的手機病毒經(jīng)過數(shù)年行業(yè)洗刷與系統(tǒng)規(guī)范后,已經(jīng)不是困擾手機用戶的首要問題,就連那些病毒偽裝的 APP,也已經(jīng)被發(fā)掘創(chuàng)收的各家軟件商城隔絕了;收到騷擾短信,我們也可以順手加入軟件黑名單;騷擾電話還可以提前辨別。近兩年各家手機廠商在打造獨立操作系統(tǒng)(還是基于 Android )的基礎上,更是將安全問題放在開發(fā)首位……
經(jīng)過數(shù)年時間的野蠻生長,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被幾大頭部廠商緊抓,小品牌市場被不斷蠶食,光靠安全已經(jīng)難以打動用戶。2018 年 1 月,金立董事長劉立榮 41.4% 股權被法院凍結,同年 12 月 19 日,金立正式宣布破產;360 手機也在今年 9 月宣布退出手機市場。不過,手機安全這回事,已經(jīng)被各家品牌適配升級,當所有手機都有著不錯的安全性能時,就不會有安全手機這種說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