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上市了,黃崢說還沒有到可以輕松談論成功的時刻
拼多多上市了,黃崢說還沒有到可以輕松談論成功的時刻。北京時間 7 月 26 日晚 9 點半,39 位拼多多消費者代表在紐約的納斯達克和上海的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按下了象征上市的電子按鈕。
“五環(huán)內人群看不懂的”拼多多以 19 美元的發(fā)行價登陸美股市場,位于 16-19 美元招股區(qū)間的上限。而在紐約和上海兩地同時“敲鐘”,這在納斯達克歷史上尚屬首次。
請用戶參加上市敲鐘儀式是近來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的流行做法,但比較出人意料的是,拼多多創(chuàng)始人兼 CEO 黃崢干脆沒有去到紐約現(xiàn)場,他的解釋延續(xù)了一向的“佛系”作派:
不去美國上市敲鐘是因為之前有中耳炎,氣壓變化很難受,在哪敲鐘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兒。
不過,黃崢的淡定也是有理由的,畢竟拼多多上市前認購火爆,財新網(wǎng)稱整體超募 20 倍,在參與認購的機構,全球大型主流基金幾乎全部在列。盡管按照規(guī)定,拼多多有權提價 20% 至 22.8 美元,上市前夜也曾出現(xiàn)拼多多調價至 22.8 美元的傳聞,但消息最終被證實有誤,據(jù)說發(fā)行價維持在 19 美元是黃崢的決定。
就在拼多多上市的前一天,納指剛創(chuàng)歷史新高,而拼多多開盤后的股價表現(xiàn)也沒有令投資者失望,開盤價 26.5 美元,較發(fā)行價大漲近 40%,市值升至 292 億美元。
黃崢在敲鐘前的演講中說現(xiàn)在“還沒有到可以輕松談論成功的時刻”,但至少拼多多在資本市場的首秀還是值得慶賀的。
站在巨人的肩膀
如果用一個字形容拼多多的發(fā)展歷程,那就是“快”。成立不到 3 年,準確來說,是 2 年又 10 個月,拼多多閃電登陸納斯達克,而它真正出現(xiàn)在大眾視野,乃至成為媒體熱點,不過是去年下半年到今年的事。
拼多多讓人看不懂的原因主要有兩個:首先,它出現(xiàn)在被認為賽道已經(jīng)成熟的平臺電商領域,這一領域原本是阿里和京東二分天下,留給其他玩家的只剩下垂直領域,諸如唯品會、網(wǎng)易嚴選等,萬萬沒想到拼多多用社交+拼團的玩法顛覆了行業(yè)格局。
其次是它的定價以及從三、四線城市起步的發(fā)展模式,與眼下的消費升級趨勢和各大商家在一、二線城市爭奪所謂的高端用戶的打法顯得格格不入,這又與人們普遍的認知相違背,所以黃崢說“五環(huán)內的人”看不懂拼多多。
如果從拼多多所處的大環(huán)境來講,它可謂是趕上了好時代。一方面它有微信的龐大流量和生態(tài)圈的支持,連支付工具微信都給它準備好了;另一方面,在淘寶和京東等電商數(shù)十年來的促進下發(fā)展相對成熟的物流以及中國強大的制造業(yè),都讓拼多多從中受益,可以說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我們有些方面挑戰(zhàn)比他小,這要感謝阿里在前面十年給中國電商行業(yè)的極大貢獻,快遞、支付、電商的基礎設施我們都得益于阿里。”黃崢在一次采訪中坦承道。
定位:從 Facebook 到 Costco 和迪士尼的結合體
黃崢對拼多多的定位一直在變化,一開始他的目標是要打造“Facebook 式電商”,做出差異化、個性化。
很多人愛把拼多多的成長路徑與今日頭條相比較,同樣是三、四線城市起家、發(fā)展勢頭迅猛、崛起出人意料,而實際上拼多多的產(chǎn)品模式也與今日頭條有異曲同工之處,兩者都是以信息流的方式向用戶進行推薦,弱化生產(chǎn)者的品牌效應。
而黃崢本人也很推崇頭條的模式,今年他在接受《財經(jīng)》雜志專訪時,做過一個類比:“你可以想像把今日頭條下的信息流換成商品流就是拼多多。”
在招股書的致股東信中,黃崢還提出了一個更為大膽的想法:拼多多將成為 Costco 和迪士尼(即集高性價比產(chǎn)品和娛樂為一體)的結合體。
與 Costco 的對比相對好理解,美國的 Costco 超市以低價高品質出名,低價來自于以較大的包銷數(shù)量和對商品 SKU 的嚴格控制,獲得的巨大議價能力,從拼多多今年大力扶持的“拼品牌”能看出一點 Costco 的樣子。
至于迪士尼,似乎很難讓人將這個擁有強大 IP 和原創(chuàng)能力的娛樂王國與拼多多聯(lián)系起來,姑且看作是黃崢給投資人畫的一張理想藍圖吧。
拋開這些故事不談,只看營利模式的話,拼多多其實還是最像淘寶,哪怕黃崢一再強調“不存在和淘寶競爭的問題”,但以競價排名為主的廣告收入如今已占總營收八成的拼多多,實在很難不讓人聯(lián)想到同樣以販賣流量為主的淘寶。
拼多多上市首日取得開門紅,不過黃崢應該不會太在意一時的漲跌,畢竟很多年前他就從段永平身上學到過一個商業(yè)常識:價格一定會波動,但只要你的價值提升,最終價格會和價值接近。這個常識讓你安心于增加企業(yè)的內生價值,不要過度在意資本市場的價格波動。
2898站長資源平臺網(wǎng)站資訊:http://www.afrimangol.com/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