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網店創(chuàng)業(yè)的辛酸苦辣
1.開場白
到今天不知不覺已經開天貓已經四個多月,這四個月對我自己來講,可以說是我人生最低估的時候,也是我有生以來壓力最大的時候,感覺跌到人生的低谷。思來想去,今天終于鼓起了勇氣,還是寫下這幾個月一些感悟和經歷,和各位作一個簡答的交流,我希望這是一篇正能量的文章,能夠給和我一起都在低谷的人帶來勇氣,帶來力量。
其實做天貓一直是我的情結,這一次我終于鼓起勇氣,放棄了我的工作,放棄了我的穩(wěn)定生活,甚至放棄了我的尊嚴,頂著各種壓力,去做我的天貓,為的就是不讓自己再次后悔,我要證明給大家看,我一定要在天貓混個名堂。
2.開啟天貓創(chuàng)業(yè)之旅
如果要做大,要做好天貓,我一個人是不夠的,只能小打小鬧。所以我就幾個想創(chuàng)業(yè)的朋友一起做,一個是擅長采購,人脈比較廣;另一個是我去年傳媒公司的設計總監(jiān),他主要是負責設計;而我最主要是負責天貓的運營和推廣。我們一起注冊了公司,我是法定代表人,他們2人是股東,其中我占股50%,他們兩個人各占25%,看起來我們三個是一個很完美的團隊,我們之前也有一段時間的磨合,大家都很有默契,感覺我們就像《中國合伙人》中的成東青、王陽和孟曉峻一樣的合伙人。我們經過一個多月的溝通和密謀,反復的討論,我們最終切入男裝這個產品,為什么要做這個產品呢?
第一,我的一個表哥是做男裝的工廠,有第一手資源,并且做的很大,產品也不錯,之前一直做OEM的;
第二,這個前期投入也不是很大,資金占用不大;
第三,服裝行業(yè)沒有什么淡旺季,吃穿住行,人人需要
第四,這個操作起來比較簡單,包裝起來也很容易,不管拍照還是詳情描述,都比較容易上手。所以我們一致決定,做男裝。當然前期也討論過很多產品,各種各樣都有討論過,如女裝丶電子產品丶鞋子等,甚至連情趣用品也寫過,最后經過反復討論,還是做這個產品。
產品定了,接下來就是把辦公場地定下來,我建議前期不要投入太多,把風險降低,能省則省。所以我們把公辦場地先定在一個小型的寫字樓,為什么沒有選擇在家里,1是感覺沒有上班狀態(tài)2這里物流方便一些。覺得時機成熟了,是時候出來創(chuàng)業(yè)了。我和設計師先辭職,另一個搭檔因為他的領導對他有知遇之恩,所以暫時還不太好離職,開店前期也不需要那么多人,所以就我和設計師先干著,他就邊兼職。就這樣我們的天貓創(chuàng)業(yè)就開始了!
3.第一個星期的天貓生活
第一個星期,大家都是非常興奮的,就像剛結婚的小情侶度蜜月一樣。因為好多美好的東西都在前面等著你,所以不管做什么事,都感覺很開心。但是好多事情,看起來簡單,等你自己真正做了之后,發(fā)現(xiàn)不是那么多的容易,就拿簡單的事來說,要你熟悉男裝這個產品都讓我們費了很多神。衣服是什么材質、標簽標識、洗滌順序等等,沒做之前沒有感覺,做了之后才發(fā)現(xiàn)要做的東西真多。
為了省錢,我們剛開始找了一個開影樓的朋友給產品拍照,雖然給我們是友情價,但是這些男裝拍下來,也要幾千元,我們覺得性價比不高,所以我們決定還是自己拍,設計師來當模特,沒辦法,為了省錢。之前我也沒有學過拍照,也沒有道具,就這樣還要學習拍照。
接下來的日子,我和設計師兩個人,每天就是拍照、修圖、做網頁上產品、設計logo、裝修店鋪等,學習天貓的排名規(guī)則,不懂的就去百度,看網上的視頻,反正每天從早上九點,一直工作到10點。
總結:第一個星期就是在做店鋪工作,裝修店鋪,發(fā)布商品,學習拍照和裝修店鋪,摸索著學習著。
4.發(fā)布產品免費試用,訂單慢慢開始有了大幅增長
等過了一個星期,寶貝也上了,店鋪也進行了裝修,可是發(fā)現(xiàn)根本沒人,偶爾旺旺響一下,打開一看,都是做廣告的。我們三個人就討論有什么辦法,可以快點開單。一個新店,買家即使進來了,看到沒有成交,也不敢買,估計大家都有這種想法。所以我們共同商定,以贈送的形式,來吸引客戶。因為馬上夏季來臨,我們選擇了一件T恤贈送,成本也就10元左右??墒窍朊赓M送,身邊也沒有那么多朋友,可能你越是送,他們越不敢穿。于是我們在網上找到了一家叫華夏試用網的免費試用平臺,只要我們提供衣服,支付一點小費用,他們來給我們安排試客,并在天貓平臺上上傳試客的著裝圖片。你還別說這個方法還挺管用,短短三天時間,已經有了一定銷量和評價,但是是帶圖片的評價,后期對我們的幫助很大,這個是后話。等幾個商品有了一定的銷量基礎之后,記得是第二個星期的周三,就來了客戶來購買,這是我們的第一單,那是很興奮。接下來,就有第二、三個客戶,慢慢的越來越多客戶來購買,最多的一天賣了30多單。
總結:在這里我也奉勸各位,不要刷~單,特別找專業(yè)的公司刷~單,第一可能對店鋪傷害很大,萬一抓到很麻煩。第二可能違反相關法律。大家可以向我一樣選擇正規(guī)的產品試用平臺。
5.來自職業(yè)打假人的索賠
正當我們沉浸在各項事情順利進展之時,突然的一天,我們收到了工商部門的電話,說我們的產品因為虛假宣傳被投訴,當時我們3個人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發(fā)生的什么事,因為這個事,我的一個搭檔選擇了離開,這個也是后話。收到投訴后,我開車帶著公司的資料來到了工商部門,接待我的是一個負責315投訴的工作人員,經過他的指點,我才發(fā)現(xiàn),我們之前在店鋪里面宣傳的一些用語,使用了極限詞,被買家投訴。最終這事,我們花了300塊錢搞定。因為這事,負責網頁設計的搭檔選擇了離開,我們怎么留也留不住。
今天先寫到這里,晚點再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