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在線客服

當前位置:首頁> 資訊> 科技評論

中國芯片不如人是因為買不到先進光刻機?

2018-05-30 12:01 來源: 站長資源平臺 瀏覽(944)人   

  中國芯片不如人是因為買不到先進光刻機?日前,中國芯片加工企業(yè)中芯國際向全球最大的芯片設備制造商——荷蘭ASML訂購了首臺最先進的EUV光刻機,這臺機器的價格高達1.2億美元。緊接著,媒體報道長江存儲也購買了ASML的光刻機,價格大約在7000多萬美元。不過,本次ASML向中芯國際和長江存儲出售光刻機,與過去常見的“中國一突破,國外就放開出售關系不大”,且光刻機并非制約中芯國際的最大短板。


中國芯片不如人是因為買不到先進光刻機?


  能夠買到EUV光刻機和中國技術突破關系不大

  一直以來,西方國家在高科技領域奉行一個策略,那就是中國做不了的高度技術封殺,或者中國只能以天價去買。一旦中國能做了,立馬就放開銷售,而且經常將產品價格壓倒中國企業(yè)的成本價,以此攻擊中國企業(yè)。

  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當年的高性能計算機。在研發(fā)第三代計算機時,中國具備元器件到整機的一整套研發(fā)能力。但由于上世紀80年代自廢武功,選擇了“造不如買”的發(fā)展道路,在喪失自主研發(fā)的高性能計算機的能力后,西方開始漫天要價。

  原石油工業(yè)部物探局曾花費巨資購買了一臺國外的大型機,在后期集成與維護的費用上對方公司竟開出百億以上的天價。在設備使用過程中,為防止機器核心技術外泄,設備機房采用全透明的玻璃墻壁,中國使用人員的一舉一動都在外國人的時刻監(jiān)控下,甚至連高性能計算機的啟動密碼和機房鑰匙都要由外國人控制。然而,在曙光一號并行機研制成功的第三天,美國便宣布解除10億次計算機對中國的禁運。

  在5月11日,上海微電子舉行第100臺國產高端光刻機交付產線暨產品發(fā)運長電先進儀式。筆者的一位朋友就把這件事情和中芯國際購買ASML光刻膠的事情聯系起來,并且認為是國產光刻機的突破導致中芯國際能夠買到EUV光刻機。

  其實,這兩件事情關系不大,因為光刻機分為前道光刻機、后道光刻機等。前道光刻機就是大家熟知的ASML的光刻機,用于芯片制造。后道光刻機主要用于芯片封裝。而在新聞中,上海微電子的客戶是長電科技,而非中芯國際、華力微這類晶圓廠。因而所謂的國產高端光刻機顯然屬于后道光刻機,與ASML的光刻機根本無法形成競爭,自然就不存在“中國一突破,國外就放開出售”的可能性。

  中芯國際與臺積電有一定差距

  當Falbess+Foundry模式出現之后,臺積電、聯電等廠商抓住了機遇迅速崛起。時至今日,臺積電已然位居Foundry廠商中龍頭老大的地位。而且在市場份額上把格羅方德、聯電、三星、中芯國際等廠商遠遠甩在身后。

  從營業(yè)收入和市場份額來看,臺積電都是中芯國際的10倍以上。就技術來說,目前臺積電已經掌握了7nm工藝,并正在研發(fā)5nm工藝。而中芯國際還在苦苦提升28nm工藝的良率,距離突破14nm工藝還需要一些時間。

  正是因為中芯國際在自己在技術上不夠硬,導致華為、小米、展訊等IC設計公司都把訂單交給臺積電,即便是使用中芯國際已經掌握的28nm工藝,也是將訂單交給臺積電。只有高通為了獲得更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犧牲商業(yè)利益換取政治護身符,把訂單交給中芯國際。

  過去,網絡上一種聲音認為,中芯國際落后于臺積電完全是因為買不到ASML的光刻機造成的。但實際上,中芯國際現有的設備是能夠滿足加工14nm芯片需要的。現在28nm良率上不去,以及遲遲無法突破14nm,主要的障礙不是設備不行,而是技術和經驗上還差一些火候,這些必須通過時間和實踐來磨礪,并非引進一兩臺設備就能解決的。

  很多網友往往把臺積電視為缺乏技術含量的代工廠。然而,這種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即便是最普通的手機、電腦代工廠,也是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

  也許很多人不知道,高通也曾經做過手機。然而,即便是高通這樣在技術上非常有一套的公司,手機生產線的良率經常只有70+%,這個良率公開出去,必然要被深圳的山寨廠笑話和鄙視。后來高通發(fā)現,自己做一臺手機賠20多美元,下游整機廠做一臺手機,賣芯片收知識產權費能賺20多美元。于是就決定轉換商業(yè)模式了。

  即便是手機代工也有這么多門道,何況是技術門檻更高的芯片代工,很多知識都是長期實踐中摸索出來的,屬于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那種,只能通過挖人的方式獲取,一些網友切莫被情緒影響了判斷。

  中芯國際員工在上海晶圓廠


中國芯片不如人是因為買不到先進光刻機?


  能不能買到EUV光刻機還存在一些變數

  雖然西方訂立了《瓦森納協(xié)定》,對中國進行了嚴格的技術封鎖,但資本家為了利潤能夠出賣絞死自己的繩索。為了賺錢,西方一些公司是有很強的動機向中國出售一些設備或是一些非尖端的技術,在這方面,與中國沒有太多矛盾的歐洲企業(yè)尤為突出。像歐洲某機床廠在中國的廣告宣傳語就用過“與中國航天、中國航空共同進步”。

  可以說,歐洲的很多公司在商業(yè)上一直是比較樂意把產品賣給中國的。只不過,很多商業(yè)行為往往最后要屈從于政治。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莫過于中資試圖收購德國愛思強公司,即便愛思強公司非常愿意賣,愛思強的大股東也斥責德國官僚是美國的走狗,但依舊無法擺脫受美國政府擺布的命運。一旦美國政府進行干預,中國能不能如期買到EUV光刻機還很難說。

  另外,引進EUV光刻機對于中芯國際能不能突破14nm意義不大,更多的是用來做7nm工藝的相關研究。至于突破14nm工藝,則要看梁孟松能否化腐朽為神奇了。


     2898站長資源平臺網站排行榜:http://www.afrimangol.com/ranklist.htm 


【版權與免責聲明】如發(fā)現內容存在版權問題,煩請?zhí)峁┫嚓P信息發(fā)郵件至 kefu@2898.com ,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本站內容除了2898站長資源平臺( www.afrimangol.com )原創(chuàng)外,其它均為網友轉載內容,涉及言論、版權與本站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