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6月份十大謠言:騰訊即將開始封群
7月2日消息,網(wǎng)絡的快速發(fā)展加上社交平臺的便利,使得信息傳播速度日期加快。不過,便捷的網(wǎng)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fā)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六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騰訊即將開始封群”、“老年卡有記錄行蹤的功能”等。
日前,有傳言稱,所有微信群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凡是在微信里發(fā)布對國家、對黨、對社會不利的話題的微信群和個人,將會在此次掃黑除惡行動中受到嚴肅處理,接受法律制裁。望各微信群嚴格要求本群所有人員,管住嘴,管住手,不信謠、不傳謠、不散謠,否則后果自負。微信群已經立法,現(xiàn)在微信群都有后臺監(jiān)控管理。
對此,微信方面辟謠稱,群聊功能是騰訊公司基于社交軟件產品特性推出的一項基礎服務功能,旨在方便用戶更便捷的進行溝通和交流。我們會充分保障用戶正常溝通交流的隱私性與便捷性。對于群違規(guī)行為,用戶可在客戶端發(fā)起投訴。我們會根據(jù)用戶投訴內容進行核實及相應處理。我們也建議,群主作為群的管理者,當然負有監(jiān)管職責。群主應規(guī)范群聊行為,維護群聊內容的非違法性。對于群員發(fā)布的違法內容,群主應予警告,直至將該群員移出群聊。
同時,還有傳言稱老年卡有記錄行蹤的功能,北太平莊轄區(qū)有個60多歲的男士失蹤了,就是查到他最后一次乘車是在潭拓寺下車,后來在那的山里找到的,所以這個卡有這個功能也是通過這個事才知道的。傳言還表示,有的老年人怕下車忘記刷卡,就在上車后,分別在兩個刷卡機上各刷一次,以為這樣下車就省事了。但是這種方法不可取,如果您在車上因車輛原因造成傷害,在后期處理賠償問題時,乘車卡是唯一證明你在車上的證據(jù),如果你連刷兩次,表示你已經下車,后來的傷害與你無關,所以千萬別提前刷卡,公交公司有專業(yè)訟棍,打官司咱們勝的可能很小。提醒各位老年朋友正確刷卡。
對此,微信方面指出,老年卡只能查詢余額,沒有記錄行蹤的功能。據(jù)介紹,老年卡查詢的方式有三種:登錄交通卡公司網(wǎng)站、自助查詢機、借助“網(wǎng)上充”交易平臺。通過第一種方式,也就是登錄網(wǎng)站,輸入卡號后,只能查到卡內余額,并不能查詢到其他信息。
另外兩種方式在查詢余額的同時,只能了解到刷卡使用的交通工具,因此也不會有泄露行蹤的風險。無論是通過自助查詢機,還是通過“網(wǎng)上充”在線交易平臺去查詢消費記錄,都必須持卡查詢,而無法通過只輸入交通卡號來查詢。同時,以上兩種查詢交通卡消費記錄的方式,都只能查詢最近10筆的消費記錄,但無法查詢到具體的出行路線。在消費記錄中,“網(wǎng)上充”只顯示“公交”、“軌道交通”等交通工具信息以及消費金額。乘客上車時刷卡是為了記錄上車站,下車時刷卡是為了劃扣相應的票價。因此不存在連刷兩次卡表示已經下車的說法。
除了上述謠言外,“吃香蕉、西瓜、櫻桃感染h7n9病毒死亡”、“伏天喝熱水可逼出深入骨隨的寒氣”、“日本今年年底前將全面禁用微波爐?”、“美國醫(yī)生協(xié)會已經找到致癌元兇是塑料”、“四個簡單救命知識”、“滴血救命三法”、“鞋子顏色跟左右腦有關”以及“宜賓地震爆發(fā)泥石流驚現(xiàn)巨龍”也成為6月份最受關注的謠言。